西泠印社印章展翰墨飘香 中国扇面巴黎传古韵今声

海外网巴黎6月20日电 6月19日晚,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西泠印社主办,浙江省文化厅支持,巴黎华星艺术团、欧洲杭州联谊总会协办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古韵今声——西泠印社社藏历代印章原拓题跋扇面展”在塞纳河畔的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热烈开幕。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严振全、副主任沈中文,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副主任何平,欧洲杭州联谊总会会长、法国新欧洲集团董事长陈翔,巴黎华星艺术团副团长王成一,欧洲时报文化传媒集团总裁张晓贝、总编辑梁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西欧总台台长高世军,法国华人鞋业协会会长郑建国,法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刘一彩等中法文化界、侨商界、媒体界代表及中国印文化爱好者等近百名嘉宾出席开幕式。

       

 

“西泠学堂”首堂法国公开课为此次展览拉开序幕,西泠印社社员、中国印学博物馆副馆长乔中石主讲中国篆刻艺术,向观众普及对中国篆刻的初步认识,西泠印社法国社员、巴黎国立东方语言学院汉学博士龙乐恒则展示了法国艺术家对中国篆刻艺术的研究心得。

        

 

随后的“西泠学堂”篆刻体验课上,乔中石与龙乐恒等手把手教来宾感受篆刻技能,悉心体会“冲刀”、“切刀”的不同用法,在方寸之间刻下“和”、“乐”、“吉”等文字。中法嘉宾和印章爱好者纷纷上手体验,气氛如火如荼,在专家的悉心指导下,成功完成自己的“中国印”作品,通过篆刻琢磨出独特的中国韵味。

        

 

法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刘一彩认真篆刻出“吉”字作品,他感慨地回顾说,他来自中国“石雕之乡”青田,很多青田人自幼对细腻精巧的石雕耳濡目染,与雕刻为伴,以翰墨为友,他从家乡到法国数十载,今天重新将石雕拿在手里,心情非激动二字可以形容。篆刻技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他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优秀文化和艺术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一位法国印章爱好者捧着自己的作品,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说小时候曾在电视上看到古老神奇的中国刻印,本次不仅观赏到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扇面及印章展品,还有了自己的学习成果,亲身体验到其中的精妙,对中国文字与篆刻的魅力有了更深的感受。 

严振全主任在活动结束后表示,本次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法国当地人士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很好地推动了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为未来更广泛更深入的学习互鉴奠定了基础。

 

 

欧洲杭州联谊总会会长、新欧洲集团董事长陈翔介绍说,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团,也是海内外成立最早的金石篆刻专业学术团体。本次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携手西泠印社主办的展览,全面呈现了中国篆刻艺术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艺术魅力和传承价值。欧洲杭州联谊总会作为本次展览的协办方,也希望借此向国际社会全方位展示浙江的悠久历史、社会发展、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现代时尚,提升浙江的对外影响力。

 

 

本次展览是本年度浙江省文化厅与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合作的“法国·浙江文化年”系列交流品牌活动之一,是践行党和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展览包括扇面及印章两部分,展出扇面卷轴30幅、刻印26方。扇面作品以西泠印社社藏历代印章原拓题跋的形式,集篆刻精华、扇面书法和题跋文辞于一体,集中呈现了一部生动的篆刻史,体现了当代西泠印社社员的深厚功力与丰富趣味。

6月21日,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将再次邀请龙乐恒先生为到访的法国中学生进行“西泠学堂”公开课《方寸浮海,铁笔传西,一位法国人治印心得》讲座,同时举办“西泠学堂”篆刻体验公开课第二讲,手把手教学员学篆刻。龙乐恒曾留学法国和中国内地,具有深厚的中国国学功底,曾以法文翻译《昆曲十五贯》,著有《武经七书今用考》《凉思斋篆刻书法艺术》《中国当代礼仪指南》《古文献中玉石定义》等文,2003年加入西泠印社。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22日。(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