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之王:路易斯十四如何创造了时尚?
路易十四是统治法国时间最长的君主,他在位72年,比维多利亚女王还多十年。不过,这次三百周年纪念同时也庆祝了一个开端:人们如今所熟知的巴黎时装的诞生,它是季节性的、共同的、媒体导向的,并且,最重要的是,它还是法国的。
1643年,路易十四继位之时,世界时尚之都并非巴黎,而是西班牙马德里。品味往往与权力相伴。在那之前的大约200年中,西班牙一直处于黄金时代,它扩张为一个领土辽阔的全球帝国,推动了其国内经济迅猛发展。西班牙风格热衷于紧绷和刚劲,还有以黑色为主。不仅是因为这个天主教哈普斯堡皇室坚定地将黑色奉为严肃冷静、高贵优雅的象征,还因为高质量的黑色染料非常昂贵,为了炫耀其富裕,西班牙人有多少用多少。他们还为自己的帝国野心打广告,西班牙进口从当时的一块殖民地(如今的墨西哥)进口洋苏木,这是一种重要染料。在西班牙的探险家和军队征服新世界的同时,其时尚文化也征服了原有的文化,整个欧洲大陆的宫廷都采用了西班牙风格。
在法国贵族们从西班牙拿来时尚文化时,他们也带来了布鲁塞尔的挂毯、威尼斯的项链和镜子、米兰的丝绸。他们别无选择,那时法国生产不了同等的奢侈品,它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权力都不足以向其他国家发号施令。
路易十四下决心改变此现状,在他统治期间,他大获成功。奢侈品就是他的新政:他建立起来的家具、纺织品、服装、珠宝首饰行业不仅为民众们提供了工作,还使得法国成为了品味和技术界的世界领头人。他那精明的财政部长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Jean-Baptiste Colbert)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时尚之于法国就像秘鲁的矿产之于西班牙。”换言之,法国时尚是非常有利可图的国内和出口商品之源。路易十四的统治见证了大约三分之一巴黎工薪市民在服装和纺织品贸易中获得工作。柯尔贝尔将这些工人组织起来,参加专业化程度高、管理严格的行业协会,以确保质量控制,帮助他们抵抗外国进口商品,同时有效防止他们互相竞争。法国还禁止进口本国能够自主生产的产品,路易十四曾经命令自己的儿子将其大衣烧毁,因为那是用外国布料制作的。这个经济刺激计划确实无与伦比。
路易十四在欧洲大陆发动了一系列开支巨大且不停息的战争时,法国的奢侈品行业补充了他的战争金库,提高了他在国内外的声望。路易十四将凡尔赛宫这个原本埋没在位于距离巴黎12英里乡村里的破烂皇家猎人小屋改造成了法国文化和行业之最的展厅。除了时尚,法国还有艺术、音乐、戏剧、风景园林和美食。宫廷着装有严格的规定和礼仪,这确保了法国制造的服装和首饰有稳定的市场。路易十四一直被指控,有人认为他企图通过迫使贵族为法国时尚倾家荡产来控制他们,然而,实际上,他常常负担这些费用,因为他认为奢侈品不仅是国家经济健康的必需品,也是声望和君主制生存的必需品。很快,法国成为了欧洲政治经济的主要力量,法国时尚也开始超越西班牙的风格,法国时尚成了新潮流。
国王路易十四和柯尔贝尔全面利用了一切可用的媒体来进行时尚宣传活动。就如艺术历史学家马克西姆•普利奥德(Maxime Préaud)在最近盖蒂研究所(Getty Research Institute)展览中的作品《国王的形象: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版画》(A Kingdom of Images: French Prints in the Age of Louis XIV)的目录册中写道的那样:“从路易十四开始统治的时候起,他......就认识到图像拥有塑造感受的力量。"路易十四资助着法国主要艺术家和雕刻师的时尚插画制作,从而在国内外宣传法国奢侈品和文化的传播。这些插画的目标群体是富裕而有鉴赏力的国际受众,它们的标题不只是简单地描述、提供信息,而主要是逗人发笑,又带有讽刺意味和性讽喻意味。很多人给这些画像添加了精心设计的背后故事和内心独白,让服装为自己代言。这些为后来无数的时尚插画奠定了基调,这些措辞如今在Vogue、Elle和Marie Claire等杂志还能看到。
路易十四相信,奢侈品不仅是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必需品,也是声望和君主制生存的必需品。
路易十四自己本身就是时尚风格的终极裁判。他是个戏剧爱好者,他年轻时曾在奢华的宫廷芭蕾舞剧中扮演过阿波罗(Apollo),他给自己取了个绰号叫“太阳神”(the Sun King),他对戏剧技巧和华丽的热爱倾注在了他舞台后的衣柜。他所提出的时尚色彩丰富、宽松舒适、重视装饰的理念与西班牙风格正好对立。他理想中的肖像在时尚版画中出现过,很多时尚杂志都不遗余力地报道他的时尚之选。
柯尔贝尔最有效且影响最深远的创新在于要求按季节开发新的纺织品,一年两次,鼓励人们多购买,并将这一切控制在在高预见性的计划中。时尚印刷品常常打上冬季(hiver)或夏季(été)的标签以表明季节,附上相应的小道具,比如夏季的有阳伞、面具和扇子;冬季则有皮草、披风和男女的皮手筒等。质轻的丝绸用于夏季,羽绒和缎子则是冬季。由于法国气候多变,过去纺织品贸易有一定的季节性节律,但是如今已变为一种规定和必然了。不管天气如何,夏季时装季在圣灵降临节(复活节后的第七个星期天,也就是五月中下旬)准时开始,冬季时装季在十一月一日万圣节来临。如果女性们在11月2日还在宫廷里穿夏装,那么她就会有难了。一些其他国家发现了这种计划的经济好处,也开始让织布工实施相似的季节性计划。
时尚在法国也会季节性地变化。西班牙为其时尚的持久性感到自豪,禁止奢侈的法令带来了服装上的人为稳定,在这些法令下,特定的社会阶层只能穿某些服装。法国发现这种停滞很令人困惑。法国时尚行业不仅因不断更新的衣柜迅速发展,而且如果一种潮流持续太久,法国人也会感到厌烦。经济学家雅克•德•萨瓦里(Jacques de Savary)在他1675年写的专著《健全的商人》(Le Parfait Negociant)中曾说,“法国人天生就是善变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时尚就是其国民性格的反映。
“太阳神”路易十四引进的奢侈生活标准和复杂的礼仪规范还继续定义着法国君主政体。直到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才结束,路易十四的名字仍然是法国大革命推翻了的旧政权的代名词。虽然他的创新和改革有很多在大革命后未能保存下来,但他所建立的高端时尚和纺织业在今天依然欣欣向荣,为法国带来名声和财富。
在严格管制、专业化程度高的时装行业中,人造花、刺绣、挂毯、纽扣,甚至连扇子也依然是用从17世纪流传至今的传统技术和方法手工制作。更重要的是,路易十四的遗产在现代法国对时尚的态度中还有显著的影响。时尚行业不是肤浅或者毫不重要的行业,而是非常严肃的行业,它与国家的经济健康发展和民族身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就像苏珊•桑塔格曾经说过的那样,“法国人绝对不会像英美那样认为时尚与严肃互相对立。”
责编:董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