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国到埃及,哈里里为何“兜”了这么一个大圈
新华社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 夏文辉)宣布辞职的黎巴嫩总理萨阿德·哈里里离开法国巴黎,当地时间21日飞抵埃及首都开罗并会晤埃及总统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当天晚些时候经由塞浦路斯返抵黎巴嫩首都贝鲁特。
哈里里11月4日在访问沙特阿拉伯时宣布辞职,迟迟没有回国。他18日应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邀请,从沙特首都利雅得飞赴巴黎,并在爱丽舍宫会晤马克龙。从法国首都飞抵开罗后,哈里里与塞西讨论了黎巴嫩和地区局势的最新进展。
埃及政府发表声明说,塞西还与黎巴嫩总统米歇尔·奥恩通了电话,双方都认为维护黎巴嫩的团结和国家利益是当前重中之重。
哈里里回国前为什么先去法国,还要转道埃及?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魏亮博士认为,哈里里“闪辞”引发的危机,是中东政局深层演变、沙特与伊朗相互博弈的一个新“引爆点”。一个中东小国被推向前台时,必须借助法国、埃及等外部力量化解内部矛盾。
法国与黎巴嫩渊源很深,历史上黎巴嫩长期是法国在中东的战略支点。法国与英国1916年达成分治中东的秘密协议,黎巴嫩成为法国的委任统治地。此后至今,法国同黎巴嫩都具有特殊的关系,现任总统奥恩30年前曾避难法国。魏亮认为,斡旋当前黎巴嫩政治危机,法国可以发挥作用。
“至于埃及,它长期是中东地缘政治的‘领头羊’,作用不可替代,”魏亮说,“无论前往巴黎还是开罗,在哈里里看来,都是必要的。”
魏亮认为,哈里里去法国,意在为事件降温;前往开罗,意在消除事件的消极影响。“当然,他还会同法国、埃及领导人商谈稳定局势以及总理继任等急迫问题,试图找到办法,寻求支持。”
黎巴嫩是个宗教、政治多元复杂的国家,魏亮认为,长期“马赛克化”的宗教政治特征是黎巴嫩国内外矛盾难以解决的一个基本原因,对于当前出现的危机,国内和外界都希望黎巴嫩不要乱,首先要稳定局势,“至于后续,总统是否批准哈里里辞职,以及权力格局新的平衡,都存在商讨和博弈,目前还难以判断局势走向”。
责编:樊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