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面就领证 法国版非诚勿扰颠覆三观

2016-11-28 09:12:28来源:海外网 字号:

“协调性指数”真的科学吗?

节目火热的收视率也引发不少心理学家的担忧。不少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接受采访时对“用科学数据得出的协调性指数”表示质疑。社会学家约翰-克劳德接受《巴黎人报》采访时坦诚,这档节目令他感到异常尴尬。将“科学分析”当作神奇的魔法帮助人们找到真爱,交友网站也拥有相同的信念,但这都是“欺骗行为”。他对节目组的测试方式提出质疑:“避免无法接受的‘体味’就能找到真爱?恰恰相反,爱情可以给予人们接受讨厌的东西的能力。”

1480295752272842.jpg

据“科学与未来”网站报道,约翰-克劳德表示:“现在很受欢迎的‘协调度’测试,其中95%的部分都不可信。在市场上,这一测试很流行。尤其是相亲交友网站都采用这套方式,根据用户填写的喜好,推荐相似度高的对象。人们往往会对通过数据验算推荐的对象充满强烈期待,但这样的推荐其本质是‘盲目’的。”

不过,这位社会学家也并不认为“人格测试”完全无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排除一部分不合适的人选。”总之,在约翰-克劳德看来,这档真人秀节目“就好像在售卖最适合的伴侣,他/她不会对你造成太大困扰,也不需要你改变什么”,这让他感到遗憾。心理学家帕斯卡·昂热接受Atlantico网站采访时也表明了类似观点:“新的事物总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如果科学家们真的能通过这一节目证实一些理论,我们没有反对的权利。但对于是否能科学地提前预测两人的‘协调性’指数,这点我持保留意见。节目组想给观众以利用科学进行计算双方搭配指数的‘错觉’。虽然的确有研究证明,某些气味、手势或其他因素可以吸引异性,但婚姻是完全不同的事。”

被科学掌控的新型“包办婚姻”

令帕斯卡·昂热担忧的是,这类节目会让人们以为只需向某些“伪科学家”寻求帮助进行配对,就可以实现美满的婚姻,而且他们有时的确可以找到对象,暂时满足我们当时的要求。这有点神奇,但若人人都如此实践,会令人感到害怕。因为,对帕斯卡·昂热来说,爱情是需要花费时间来建立的东西,而非仅仅一个一敲脑袋的决定就可以完成。

1480295771383775.jpg

“如果一切都可以掌控,人类就会变得像机器人一般,此时爱情也会失去魅力。无法预知的性格和不期的爱情邂逅是情侣爱情关系建立的魔法石。有时,我们会遇到和理想对象形象相差甚远的人,但却不知为何被其吸引。”帕斯卡·昂热表示,在当今社会,很多人不愿在爱情上浪费时间,而且不愿主动、坦诚、自由地建立一段关系。交友网站已想方设法加快恋爱的速度,这档节目甚至连“高效率地找对象交友”这一过程也一并省去,使配对成功者直接步入婚姻殿堂。

在这个人类交流越来越困难的时代,我们常常需要依靠第三者来告诉自己对方是不是理想的伴侣。现在,所有的步骤都被省去,我们只需简单地等待他人为我们做出选择即可。这样的相遇已并非主动的选择,而是带有强迫的意味,甚至有些野蛮,这只是一种新时代的“包办婚姻”罢了。不过,面对不断的质疑声,节目嘉宾心理学家帕斯卡·德苏特还是坚持力挺节目制作组,他在接受《快报》杂志采访时表示:“夜晚和谐的性爱关系并不是一段恋爱关系的全部。如果能够更多使用理性而非感性展开恋爱,我们可以避免许多失望与烦恼。因此,这档节目给人以启发,使人们对婚恋关系重新进行思考。”

大数据时代的爱情公式

1480295786191120.jpg

通过一系列实验数据与理性的科学分析,找到绝对般配的结婚对象,听来似乎匪夷所思,但随着数据化时代降临,人们越来越习惯通过理性与科学来提高工作效率,这一思维方式逐渐蔓延至爱情与婚姻。于是,在这个时代会出现《第一次见面就结婚》这类带有实验性质的真人秀节目并不令人感到震惊。完全建立于“理性”、“数据”、“科学”上的婚姻或将成为未来趋势也未可知。至少,不少心理学家、经济学家、甚至数学家都在寻找一种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真爱的“爱情演算模式”。

爱情演算法

1480295797963283.jpg

爱情的产生完全建立于一套数学演算法,这样的观点早已不新鲜。所有相亲或交友网站便是通过数据演算进行配对,不少情侣就此产生。2015年,两名卢森堡社会经济研究所(LISER)研究员发现了一种新的爱情演算模式。这种演算模式的建立基于一套经济吸引力规则。

研究人员认为人类寻找灵魂伴侣只是经济活动的一种变型。一见钟情然后魂不守舍?在这两名研究员眼中,爱情的产生从来不是和理性无关。研究员阿诺·杜波(Arnaud Dupuy)解释说:“大多数人类在寻找伴侣时,会对另一半的优点进行评估。从另一种角度来说,这与经济交易类似,通过评估,我们想要找到一个与自身特点最为匹配的对象。”从这一意义来说,婚姻就是一场交易。

通过研究员发现的爱情演算模式,可以计算双方的“共同利益值”,这种“共同利益值”是一种促使两人关系融洽且互生爱慕的衡量尺度,通过双方身体、性格和社会经济行为特性的十个评测指标,如身体指标、学历、外倾性格程度、健康状况等,可以找到最匹配的对象。研究人员表示,“爱情”吸引力来自于面对对方时,我们对这些不同标准尺度进行的最终“裁决”。不过,这一爱情演算模式仍处在研究阶段。

1480295805764112.jpg

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演算法,这一命题让不少科学家着迷,这也成为几乎所有交友网站烦恼的难题。目前各大社交网站都在不断研发新的演算法,收集不同数据和数学计算方式,以使用户找到合适对象。

交友网站Beweetch创始人艾瑞克寻求临床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寻求使网站数据配对效果更佳的方式。他表示:“根据伊福普民调所(Ifop)2012年调查,68%注册社交网站的法国人希望可以找到一位稳定的伴侣,但有62%的人最终只是以经历一段艳遇告终。在这令人悲伤的数据前,社交网站必须做得更好。”

据法国《科学与未来》网站报道,2012年,一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大学生由于在交友网站OKCupid上未能找到任何约会对象,于是通过黑客技术窃取了网站注册的所有25-45岁之间的异性恋女性资料。他为自己设计了一套爱情演算法,筛选出最佳伴侣并展开约会。当他与第88名对象约会后,终于发现对方正是他想要寻找的灵魂伴侣。这一例子也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爱情或许真的可以通过一套数学计算来找到,只不过设想一下这名学生承受的87次失败经验,坚信通过数学计算获得爱情的人需要拥有远超常人的毅力。

根据“数学公式”谈恋爱

汉娜·弗莱(Hannah Fry)是一名数学家,她提出的三套关于爱情的数学公式使她成为了“爱情专家”。据这位数学家介绍,利用这三套数学公式可以更容易在交友网站获得成功,找到理想对象以及减少离婚几率。今年年初,其爱情理论《Les mathématiques de l'amour》(爱情数学)在法国出版。

1480295816450996.jpg

经过一系列数学计算,汉娜·弗莱告诉人们更容易成功寻得真爱的方式。比如,经过数学计算分析,贴在交友网站上的照片不是越好看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因为人们会因以为有太多的竞争者,导致成功率降低而放弃;汉娜·弗莱还计算出如果人生的路线是15岁开始恋爱25岁结婚,那么前37%时间,对于求爱者可以不必太认真,因为据统计,真爱出现在后63%时间段的概率最大。

最后,如何可以维持婚姻,避免离婚?据汉娜·弗莱介绍,根据心理学家约翰·高特曼的研究,他找到一条可以预告恋人分手的线索,即为双方对话时“积极与消极的话语分别达到何种程度”。如果两人的对话消极负能量比例急剧上升,超过一定的比例,很可能导致双方关系的终结。约翰·高特曼表示,夫妻双方通过对照其绘制的“积极”和“消极”对话比例衡量表,可以预测双方是否会离婚,其准确率可以达到90%。

数学家詹姆斯·穆雷在这一基础上还总结出一道数学公式,可以预测男性或女性在下一次对话时的语气趋势,即对话时对方是更倾向于积极的语气还是消极的语气,或者达到“急剧的消极”。公式如下:Y = X + Z + R。其中Y表示男性或女性的回应。Y取决于X(其独处时的心情)、Z(其与伴侣相处时的心情)以及R(消极阈值)。


15.jpg


消极阈值指的是男性或女性在对话中产生不快的临界值。在一段关系中,双方的忍耐限度越高,即消极阈值越高,双方关系越坚固。不过数学家汉娜·弗莱却对此持反对意见。她认为,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情况恰恰相反,消极阈值越低的情侣关系往往越坚固,那是因为消极阈值越低,双方会更容易吐露不满和抱怨。

如果一对情侣总是不断需要修复双方的关系,他们将拥有更牢固的前景。看来,按照数学家汉娜·弗莱的计算,我们需要依靠无止境的争吵来坚固爱情。

责编:樊小菲

您看完此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