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片《师傅》法国获奖 讲述佛山陶艺家故事
《师傅》中的主角陶艺家曾力(左一)、曾鹏(中)与拍摄者谭红宇(右一)在分享。
开篇语
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贝丘遗址的发迹,到唐宋时期的形成,再到明清的兴盛,再到如今的群星灿烂,五千年的岁月赋予了石湾陶瓷别样的精彩。走进石湾陶瓷的世界,一个个关于陶瓷的故事仿佛将人带入了世外“陶”园。那么,接下来不妨跟着记者一起从陶花“源”起、花式传承、咏陶观察来看看石湾陶瓷的前世今生。
上周六晚,在广州番禺紫泥堂创意园内,一部荣获法国“第十届国际工艺电影节”文化遗产大奖的专题片《师傅》正在上演。专题片的主角是两位在佛山石湾长大的陶艺家曾力、曾鹏。“石湾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对石湾的感情好深好深。”专题片一开始,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曾力便这样讲述着自己与石湾、石湾陶艺的感情。
曾力的一番话不禁将人拉回到佛山石湾。作为“南国陶都”,佛山最负盛名的便是石湾陶瓷。翻开历史的篇章,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凝聚着历代石湾人心血和智慧的石湾陶艺,让“石湾瓦,甲天下”的名声不胫而走。虽然石湾陶瓷的发展有起有伏,但是时至今日,石湾陶瓷仍以其独特的制作和表现手法而蜚声海外。
欣喜:耗时五年拍摄陶艺人大片
上周六,在番禺紫泥堂创意园内,专题片《师傅》如期与大家相见。记者了解到,该专题片由广州美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谭红宇耗时5年拍摄而成,并且该专题片获得法国“第十届国际工艺电影节”文化遗产大奖。谭红宇称,取名《师傅》是对当下大师文化盛行的一种回应,也是为了展现陶艺家之间这种最为纯真的传承方式。
据了解,曾力、曾鹏两兄弟系出石湾陶艺世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曾良既是他们的父亲,也是他们的引路人。尽管是有着学院教育背景和家学传承的陶艺家,他们却甘于把自己的创作定义为手工艺,把自己的社会属性定义为手艺人,“相比艺术家和陶艺家,他们更乐意被人喊作‘力师傅’‘鹏师傅’。”谈及为何会拍这样一部纪录片,谭红宇表示,十年来她一直在拍摄手工艺文化,重点是以陶文化为主。“我的父亲谭畅和曾力、曾鹏兄弟的父亲曾良是多年至交,30多年来,我在他们亦师亦兄亦友的深刻启发中成长。我期待通过这部纪录片体现一种‘活在当下的传统’。”
谭红宇表示,这部纪录片是拍给自己和学生看的。谭红宇透露,下一步她将继续拍《师傅》第二部,将会以两位师傅的手艺为核心,呈现出他们手艺中最轻盈的状态,希望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所启发。
图为曾鹏的作品。(作者提供)
历史:五千年赋予石湾陶艺厚重感
石湾制陶已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素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资料显示,石湾陶瓷艺术的历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晚期。1975年在澜石河宕南村东南约200米,挖掘河宕旧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贝丘遗址,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陶片和陶制用具,后来又在石湾小帽岗、澜石大松岗、八仙岗的汉墓出土文物中发现了水田附船、陶屋、舞乐俑和奴隶俑等陶塑,这是石湾陶艺最早的雏形。
明清时期,石湾陶艺迎来飞速发展。随着两广地区中小城市的兴起,城镇建筑对石湾生产的花脊、鸱尾、花窗等园林琉璃陶艺饰物构件需求量大增,石湾陶艺进入鼎盛时期。20世纪初,由于建筑风格的变化,花脊生产渐趋衰落,“石湾公仔”从瓦脊落到案头,成了赏玩的艺术品。新中国成立后,石湾集结和培养了一批陶瓷艺术工作者,石湾陶瓷艺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时至今日,“石湾公仔”仍然是石湾最具代表性的陶塑艺术。
责编:樊小菲